首页 热点 探寻 “大先生” 足迹,汲取教育奋进力量

探寻 “大先生” 足迹,汲取教育奋进力量

2025年1月15日至2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梦教魂先锋队开展了以 “耕心逐梦 —— 追寻弘扬新时代‘大先生’” 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里,队员们深入教育一线,探访了五位优秀教师,挖掘他们背后的动人故事,探寻新时代 “大先生” 的精神内涵。

此次实践中,先锋队队员们接触到了来自不同教育领域的杰出教师。珠海市福来幼儿园的周雅琳老师,二十三年如一日坚守幼教岗位。面对自闭症儿童,她潜心钻研,独创 “渐进式融合干预法”,用爱与耐心为特殊儿童点亮希

望;为抵制 “小学化” 倾向,她开发 “生活即教育” 课程,带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她还创新家园共育模式,构建 “三阶式家长赋能体系”,为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图 1队员采访吕老师  

图 2队员采访周老师

广西贵港平南县上渡街道中心小学小学英语教师吕蓉则在乡村教育中积极创新。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角色扮演、英文歌曲融入课堂,设计 “英语小讲师” 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对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她引入国际学习软件,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发起 “家长伴读计划”,让英语学习成为家庭共同成长的纽带。

贵州贵阳白云区第三中学青年教师熊浩国以 “以文化人,以德育才” 为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政教育。他将经典篇章转化为思政课堂,组织各类活动,让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扎根。针对留守学生,他创建 “心灵驿站” 日记本,给予他们情感关怀。他用智慧与爱心,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图 3队员采访熊老师

图 4队员参观熊老师课堂

扎根乡村三十余载,湖南永州宁远太平镇的匡三德老师,面对山区教育的艰苦条件,始终坚守岗位。他自费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争取资金改善教学环境,将简陋的教室转变为现代化多媒体教室。通过创新 “数学闯关游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立 “心灵信箱” 关爱留守儿童。他的坚守为乡村孩子照亮了走出大山的道路。

图5队员采访匡老师

图6队员采访韦老师

广西柳州的韦芹梅老师,三十五年深耕语文教育。她将 “育人” 贯穿教学始终,通过 “书香角”“阅读成长计划”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组织社会实践让学生领悟人生道理。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她耐心辅导,临近退休仍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传承教育情怀。

五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深深打动了筑梦教魂先锋队的队员们。他们虽身处不同教育岗位,但都展现出了新时代 “大先生” 坚守初心、创新求变、厚植情怀、传递温度的核心特质。队员们表示:“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先生’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筑梦教魂先锋队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新时代 “大先生” 的魅力,更坚定了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相信在这些优秀教师精神的指引下,未来会有更多青年学子加入教育行列,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共同书写中国教育的美好篇章。

上一篇培育养殖技术力量 引领农业高效发展
下一篇 返回列表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